巍峨山下,松山湖畔,一座方圆近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科学片区正在成型,6月21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举行。这个由深莞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企业自愿组成的联盟已汇聚37家成员单位,将加强重大科研项目协同攻关、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科技金融创新合作、科技交流联动与人才培养。
“环巍峨山”的崛起,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开展跨区域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的一次尝试,更是深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深圳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整个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地和孵化器,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传承基因。
全社会研发创新蔚然成风
“我们使用自研的‘清深’号深海智能原位实验观测平台与多序列微生物原位富集固定装置完成了联合国‘海洋十年’西太平洋黄昏带生态系统研究计划项目的首航任务。”深圳市海洋生态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勇告诉记者,此次科考活动完成了对南海北缘大陆架4个站位的调查,采集了大量海洋沉积物、水样、微生物样品和现场图像。
今年3月刚满“一周岁”的深圳市海洋生态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深圳市重点实验室阵营中的新成员。截至7月13日,深圳已累计有492家国家部委、广东省、深圳市级重点实验室(含筹建启动,立项年度统计自1997年)。
重点实验室是深圳以长期主义开展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去年11月发布的《2023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强度为6.46%,首次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双第二”。
目前,深圳已建成鹏城实验室、1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全市各类创新载体超4000家。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5月22日在深圳举行的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上,众多在深圳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以“首秀”展示了硬核技术实力:华为的鸿蒙电脑首次实现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三方生态的深度融合,雷鸟创新展示了全球最小可量产的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
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都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都出自企业—— “6个90%”生动说明了深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突出地位。
另一串数字也在佐证: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密度居全国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总数分别达到1025家和95家,增量均居全国第一、总数均居全国第二。
“我们将建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中小微企业自由探索、自主申报,承担研发攻关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说。
海纳百川引来更多“金凤凰”
6月30日,深圳面向“推荐入库”和“邀请入库”两类项目,启动了鲲鹏青年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这个以“鲲鹏”命名的创新创业项目,专门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符合条件的入库项目最高可获100万元研发资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深圳始终把人才作为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近两年蝉联《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名。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2.6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2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700万。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26届高交会上,深圳启动“鲲鹏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向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伸出橄榄枝。
张林透露,接下来,深圳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规举措,出台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实施引才伯乐奖、鹏城优才卡等现有政策,吸引更多“金凤凰”。
深圳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中,深圳充分发挥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开放合作的优势,大力引进苹果、英特尔、亚马逊、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等6大国际组织落户深圳。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引导深圳企业在海外设立100多个研发中心。
开放姿态也让鹏城化身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开展新场景示范应用的“赛马场”。目前深圳已累计在先进制造、低空经济、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领域累计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
“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开放的政策,对接全国全球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广泛布局研发中心,集聚用好人才及各类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探索实施‘开源合伙人’支持计划,打造科创开源之城。”张林说。
联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